喝茶那件小事—從越南茶認識越南文化

大勒茶園logo
越南大勒(Đà Lạt)茶園

茶從何處來? 起源於何處? 世界茶界有三個起源的說法:一是印度阿薩姆(Assam),二是中國雲南。前兩者都是世界知名的茶區,愛喝茶的台灣人沒有誰不知道雲南普洱茶或阿薩姆紅茶。不過第三個起源地,可就不是那麼多人留意到:越南的安沛省天泉(Suối Giàng, tỉnh Yên Bái)。無論茶起源於何處,越南人喝茶的習慣與文化流傳已久,為不爭的事實。喝茶是越南文化的一部份。

越南人喝茶嗎?大家一起來越南找「茶」

越南即使喝咖啡也會有(冰茶)LOGO.jpg

或許有讀者會問道:明明我到越南都是喝咖啡,都沒看到越南人喝茶呀?現在越南人還喝茶嗎?

在繼續描述之前,我們先停三秒鐘。請想想上一次您在越南的時候,在什麼時間和空間聽到或看到「茶」?

……

………

如果在南越,大概許多人對於「冰茶」(trà đá)印象深刻;在餐廳用餐後,服務生遞上一杯清澈透黃的冰茶,而且可能是冰塊佔半杯的那種;在咖啡廳,除了您點的咖啡以外,桌子不外乎還會多一杯冰茶,喝完一杯服務生還來幫你加滿。如果您在范五老(Phạm Ngũ Lão)街找旅館或血拚,或許目光不自覺會望向店家門口地板或矮凳旁,總有一個花花大茶壺和玻璃或塑膠杯子。茶壺裡當然是摻了冰塊的茶,店員等待客戶或休息時就坐著,偶爾和隔壁攤位聊天話八卦,或滑滑手機,再來一口茶。看到有顧客經過,立刻起身用越式英文說”hello very cheap”…。

在北越,您或許發現街邊有許多的人蹲坐矮凳上聚在一起,或聊天或啃向日葵瓜子(Hướng Dương),一邊配著玻璃杯或陶瓷茶壺泡的冷或熱茶,再拿起越南高射砲—-水煙(thuốc lào)抽它個一兩下,噴幾下吞雲吐霧,再若無其事的繼續聊天話家常。您以為就像我們的白包O壽那樣吸吸抽抽吐吐,殊不知才嘗第一口馬上被厚味嗆到,咳了好幾下,喝口茶才喘過氣來……。人們把這樣蹲坐路邊群聚的喝茶空間叫做冰茶店(quán trà đá),如果想要了解當地資訊和生活型態,和當地人一起蹲坐著,不久後就不會有人覺得您是外國人了。

不論在南北越,越南人都有自己的喝茶習慣、群聚方式和社會功能。如果有留意到上述現象的讀者們,相信會理解上述所說「越南人常喝茶」的這件事。甚至我們可以說:越南無處不是茶。

越南人如何說自己的茶文化?越南有茶文化嗎?

越南蓮花茶logo.jpg
越南蓮花茶(trà sen)

但是,您試著問身旁任何一個越南人看看:「越南有茶文化嗎?」,結果居然大出所料:「我們沒有茶文化。」在我這一兩年詢問各地越南人,和這幾個月於越南各地訪「茶」的過程中,許多越南人不論越南姊妹、茶店店員、大學生、越南留學生、知識份子、研究員、人委會長官……數百人幾乎都給我同樣的答案:越南沒有茶文化。甚至更啼笑皆非的是,有次我問一個朋友,她居然跟我說:「我們沒有茶文化,如果有的話,大概是奶茶文化(văn hóa trà sữa, 指台灣珍珠奶茶店)吧!」

咦?既是茶的起源地,又無處不是茶,越南人居然說越南沒有茶文化?!

換個角度問問看,什麼是「茶文化」?

許多越南朋友回覆我,就是像日本呀,中國呀,有茶道(Trà Đạo)。好像很博大精深,又很豐富,很多儀式和禮儀。有次有位律師與我分享越南怎麼喝茶,並且當場展現給我看:「越南喝茶很簡單,拿個茶壺或水瓶,丟茶葉進去,倒熱水進去,放一段時間,要喝就倒出來,要喝冰就放冰。結束。」問說是什麼茶葉?「就茶葉吧,綠綠的那種。」去年我在胡志明市國家大學向大學生演講台灣茶藝時,問他們對茶的印象是什麼?他們說「苦苦的,澀澀的,喝了肚子會不舒服,會暈茶(say trà)。」但說也奇怪,那時我泡一泡台灣文山包種茶給他們喝,那是他們第一次喝到「不苦不澀,還會回甘」的茶。

說來說去好像越南人口中的茶文化都是「別人的」,所以越南到底有沒有茶文化呀?

當然有!

藏於深邃與細膩之中的茶情

P1150240logo.jpg

試著走到鄉村,呼吸茶的「原味」,您會知道越南如何展現茶文化,卻又如此細膩,藏於無形。

幾年前我跟一位在台越南留學生回他的越南家,那是在海陽省(tỉnh Hải Dương)的鄉下地方。汽車開進泥濘又狹窄的道路,迴車要倒退嚕個三五次,終於走到他們家。門口水溝旁是一排的龍眼樹,樹下有許多過熟落下的龍眼果實。朋友說,那些果實隨手都能撿來吃,天然的。

走進房子,只見到朋友的爸爸坐在檀木寬椅上,熱情地招呼我們,一邊桌上擺的是白色瓷壺與小茶杯。他邀請我們坐下,倒杯熱茶與我們分享家事,也聽聽他的孩子在台灣學習的情況。不久朋友的媽媽也來,帶我們去房子後面摘採椰子。我拿著長柄鐮刀切下一顆顆成熟的椰子,有的掉下來在水裡,在椰子被流走之前趕快去拿;有的掉在樹下。我們看著椰子一顆顆啪擦啪擦地被剖開,媽媽挖出椰子肉,拿椰子水燉椰子肉,她說這個可以拿來治感冒。不久朋友的弟弟回家了,我們便一邊吃著椰子肉,一邊喝著爸爸泡的茶閒話家常,直到黃昏。

那是我體驗到在越南生活中,越南文化的另一面。進門先問茶,沒事就喝茶,客來就奉茶,喝茶之時交流,關心,聆聽……。這次尋茶旅途中,我發現特別在某些種茶的鄉村,因為茶樹太普遍,甚至就種在房子的後院,如此普遍到喝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。而消費茶的都市人,未必造訪過那些保留原始風貌的茶鄉,或者因社會型態改變而影響生活習慣;或許這也是河內的quán trà đá近二十年來,越來越少泡茶壺茶,而逐漸改喝檸檬茶(trà chanh)的原因。人們的速度走的越來越快,快到沒有時間坐下來,泡壺茶,閒話家常。

即使如此,仍然有些潛藏在人們心中對茶的記憶,不曾改變。

如果論茶樹品種,茶葉類型,泡茶方法,或許不是每個越南人都答得出來,畢竟並非每個人都是「茶道大師」。但是如果問及關於喝茶的記憶,您會發現這些故事的串聯起來,就是另一幅綺麗的越南文化風景:

有人想起已經逝去的爺爺,茶席間爺爺教導年幼的他許多人生的奧妙;在台灣的越南姊妹喝茶,遙想遠在越南故鄉的親人,與他們席間喝茶的時光;在台的越南留學生,想到向越南臨別前與父母喝的最後一泡茶,與家人離情依依;有人想到故鄉的龍眼樹,在喝完一泡茶以後,出門與同學跑去在龍眼樹下玩耍,剝龍眼吃;有長者想起就讀中學的第一天,喝過爸爸泡的茶,就穿著白色奧黛搖曳出門的自己;有茶鄉的農人,看見自己種的茶,第一次收成的喜悅;或是想起故居周邊茶香飄逸的地方,有柚樹,有椰子樹,有蹦跳的公雞和狗,有媽媽的好手藝;或者只是喝了茶出門吹微風拂來的當下快意……

從茶出發,你如何看見越南文化

如果像日本、台灣以精緻和藝術的標準來看待越南茶,會覺得越南茶非常普通,甚至可說是不值得一提的;但是常接觸越南的讀者會感受到,越南文化重視家庭與人的關係,這也正是越南茶文化的精髓。就像越南歌手張草兒(Trương Thảo Nhi)唱的「喝茶」(Uống trà)這首流行歌,描繪了越南如何實踐茶文化:

「早上,我醒來得很早,

雙眼還惺忪,爸爸叫: ”妳進來和我喝杯茶吧!”

早晨,陽光照透窗廉,早報拿在手上,

從容喝口茶,看看有什麼新聞。

媽媽叫媽媽問學業如何,做份早餐給我

姊姊說” 妳準備好什麼了? 這件衣服妳燙了沒?”

爸爸則說關於汽油,經營和證券的事

全家團聚在茶壺邊,爸爸笑,媽媽笑,姊姊笑,噢,我也笑了。

不管誰在哪,在哪噢噢請記住

回去吧,回去和爸媽喝口茶

不管誰在哪,在哪噢噢請記住

回去吧,回去和爸媽喝口茶

早上起來心中歡騰,

肚子咕嚕咕嚕叫,

外頭風兒呼嚕呼嚕吹。

我期待在爸媽身邊的一杯茶,

我期待新的一天太陽升起。」
就像越南茶人阮越北(Nguyễn Việt Bắc)於其文章中,各以一字為東亞諸國茶文化定位:中華(中國與台灣)茶的美(Mỹ),日本茶的道(Đạo),韓國茶的禮(Lễ),越南茶的真(Chân)。什麼是真?一個人的性情為本來面貌,是他的真;越南人對家庭、對人真誠的熱情,反映在喝茶這件小事上。越南人關心家人親友,關心生活周遭自然的一切,教人把真實不虛的「人性」體現出來:因為是人,所以見到人熱情招呼;因為是人,所以自己有多的茶願意分享給朋友喝。對筆者而言,越南茶文化是越南人實踐「樸實而真摯」的途徑。從這個途徑認識越南,我們見識了越南在經歷無數個歷史的炮火和轉折點中,仍然展現自己獨樹一格的文化。對於一個越南家庭而言,喝茶的樸實與真摯,實現的是越南人「愛的語言」,或許平凡,但這份平凡趨近於偉大。

換個角度想,我們喝茶是為了什麼?除了物質(包括茶具和茶葉)上的炫耀(sống ảo)以外,我們能向越南的茶文化,學習一份對人事物的樸實真摯—-愛嗎?

認識越南茶文化,或許不必比照日本那樣的儀式、台灣的藝術、中國的廣博。而越南家庭的情感,卻靠著一壺茶、一杯茶得以融合,數千年延續至今。要了解越南人與人的關係如何親近,建構成現代獨樹一格的越南文化,下次不妨靠著一杯茶來觀察看看,相信您也會有不同的收獲。

 

圖文/蔡歐趴    ※ 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※
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